移动互联网新六大生存法则
另一个例子是 Instagram,这款应用一开始并非拍照分享,而是其创始人发现原来的模式行不通。但是通过之前的尝试,他发现了用户拍照分享的需求,成功推出了Instagram。 嘉宾观点: 斯凯CEO 宋涛 转型必须坚持 跟上节奏 无论是从互联网转型到移动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本身的业务的转型,第一点需要坚持,要跟上节奏,不断地去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舞动,最后的话一定会掌握自己的生存方式。 3G门户CMO 张旻翚 要果断放弃 快速转移 如果继续做,那你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只能转变,当时我们还是非常快地转移到浏览器产品,包括现在的GO桌面等。过程虽然比较痛苦,但确实通过速度赢得了时间。 法则六 永远不要抄袭:从用户需求出发来设计自己的产品 中国互联网公司经常背上“抄袭”的恶名,因为很多中国互联网产品都借鉴了国外的产品,甚至中国互联网产品相互抄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但是这一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能会越来越少。 一方面是因为抄袭的代价正在变得越来越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抄袭更容易被发现,并且受到同行和用户的鄙夷。另一方面在于,移动互联网正在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本地化特性,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环境和美国截然不同,这就让抄袭美国产品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不过这并不代表中国移动互联网从业者要关起门来自己凭空创造出一个伟大的想法,而是更应该从用户需求出发,通过找到用户的痛点来设计自己的产品。 嘉宾观点: 金山网络CEO 傅盛 后来者也有自己的优势! 后来者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包袱,我们做PC浏览器时,那么晚进去,我们甩掉很多包袱,我们做了一个让用户觉得惊艳的浏览器,为整个浏览器行业的发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ZAKER CEO 李森和 明确产品战略方向能避免同质化 早期切进来,大家越做越像,大家想清楚后,就会想未来做成什么样,规划中慢慢偏离。这种偏离会越走越远,会越往自己的战略方向靠近,而不是这个产品越来越同质化。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