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内存回收机制
Ⅱ对象来源 :eg:对于像Hibernate,Spring这类喜欢AOP动态生成类的框架,往往会生成大量的动态代理类,因此需要更多的Permanent代内存。所以我们经常在调试Hibernate,Spring的时候经常遇到java.lang.OutOfMemoryError:PermGen space的错误,这就是Permanent代内存耗尽所导致的错误。 Ⅲ回收频率 :不会被回收 3.3常见的垃圾回收器 1)串行回收器(只使用一个CPU):Young代采用串行复制算法;Old代使用串行标记压缩算法(三个阶段:标记mark—清除sweep—压缩compact),回收期间程序会产生暂停, 2)并行回收器:对Young代采用的算法和串行回收器一样,只是增加了多CPU并行处理; 对Old代的处理和串行回收器完全一样,依旧是单线程。 3)并行压缩回收器:对Young代处理采用与并行回收器完全一样的算法;只是对Old代采用了不同的算法,其实就是划分不同的区域,然后进行标记压缩算法: ① 将Old代划分成几个固定区域; ② mark阶段(多线程并行),标记可达对象; ③ summary阶段(串行执行),从最左边开始检验知道找到某个达到数值(可达对象密度小)的区域时,此区域及其右边区域进行压缩回收,其左端为密集区域 ④ compact阶段(多线程并行),识别出需要装填的区域,多线程并行的把数据复制到这些区域中。经此过程后,Old代一端密集存在大量活动对象,另一端则存在大块空间。 4)并发标识—清理回收(CMS):对Young代处理采用与并行回收器完全一样的算法;只是对Old代采用了不同的算法,但归根待地还是标记清理算法: ① 初始标识(程序暂停):标记被直接引用的对象(一级对象); ② 并发标识(程序运行):通过一级对象寻找其他可达对象; ③ 再标记(程序暂停):多线程并行的重新标记之前可能因为并发而漏掉的对象(简单的说就是防遗漏) ④ 并发清理(程序运行) 4.内存管理小技巧 1)尽量使用直接量,eg:String javaStr = "小学徒的成长历程"; 2)使用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进行字符串连接等操作; 3)尽早释放无用对象; 4)尽量少使用静态变量; 5)缓存常用的对象:可以使用开源的开源缓存实现,eg:OSCache,Ehcache; 6)尽量不使用finalize()方法; 7)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软引用SoftReference。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