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电子商务 > 要闻 > 正文

淘宝第一村昔日辉煌难再现:皇冠卖家一天仅几单

发布时间:2014-01-21 23:20:26 所属栏目:要闻 来源:站长网
导读:中小卖家“一夜暴富”梦想破灭阿里巴巴走出国门开启新轮回IT时报记者章蔚玮浙江义乌摄影报道2003年5月,互联网依然笼罩在寒冬阴影之下,运作B2B(公司对公司)起家的中国电子

中小卖家“一夜暴富”梦想破灭 阿里巴巴走出国门开启新轮回

IT时报记者 章蔚玮浙江义乌 摄影报道

2003年5月,互联网依然笼罩在寒冬阴影之下,运作B2B(公司对公司)起家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出人意料地宣布要打造一个C2C(个人对个人)交易平台,并承诺成功交易的会员即可免收交易服务费。这个在当时看来更像“垂死突围”的创举,5年后,却换来中国网购人群井喷式增长,淘宝交易量达上千亿。对时代的准确把握,让淘宝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拯救了看不到未来的互联网商业。

义乌,中国著名小商品集散地,这个在新中国最早出现民营经济的小城市,注定对个体商业形式都要比其他城市来得更敏感一些。2005年下半年,苦于租不出房的义乌边郊青岩刘村因为迎来了最早一批的网商而得到转机,2009年4月,青岩刘村的网商人数达到了120多家,到2013年,这个数字已经扩充到2000家。当互联网商业尚未在全国普及开来时,这个小村庄率先尝到“淘宝”高速发展的甜头,并因此被称为“淘宝第一村”。

2013年,互联网各路电商崛起,群雄逐鹿,淘宝英雄难现,义乌早已有了痛感。

现在:皇冠卖家一天只有几单

1月9日,元旦过后,临近春节,但青岩刘村却全然没有农村该有的一派喜庆,既没灯笼,也不挂彩条,即便在最集聚人气的村委门口,贴满的也只是各种房屋招租广告,似乎住在这里的都不过是过客。

在这里住了三年的林明春(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是林明春从福建来到青岩刘村的第三个年头,用他自己的话说,经历过淘宝的黄金时期,如今则不得不迎来事业发展的“低谷”,他很难确定自己明年是不是还会在这里。

下午三点,像往常一样,林明春在底楼的大仓库中忙碌开来:打包,准备发货。仓库由四个房间打通,面积大约有两百多平方米,里面堆满了各种木制家具,最深处有两张办公桌,他的儿子和儿媳在负责结单和财务。林明春感叹说,这里的租金一年要5万,太贵了。

三年前他刚租下这里时,房租就已经是这个价了,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利润的下降让这个看起来不算太高的租金变成了压力。早些年,林明春在福建做木材生意,听闻这里有个“淘宝村”,便举家迁到这里,开始在淘宝上做木质家具生意。那个时候无论是网上还是“淘宝村”,同类竞争对手少,最好时,一天能接几百单,加上淘宝村得天独厚的成熟物流和供货产业链,他在淘宝上的生意风生水起。

2013年年初,情况发生了变化,另一个“淘宝村”江苏省徐州市睢宁沙集镇东风村专门做起木家具产业,加上财力雄厚工厂入驻淘宝和天猫,家具市场瞬间就变得局促起来。与2012年相比,店铺交易量下降50%。

林明春无奈地摇摇头说,他现在考虑的是明年要不要回老家继续干老本行。

在距离林明春仓库两三个路口的蓓蕾包装店,老板娘刘英红站在门口向外张望着,她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招揽到新的生意。这时是下午四点多,阴沉的天气让本就冷清的小区显得更加清冷。

刘英红的主要生意来自那些在淘宝上开店的卖家,他们从她这里批发纸箱、胶带和快递袋,不少老主顾都是皇冠卖家。可昔日牛气的皇冠卖家,如今在淘宝上也没了往日的风光。

一位老主顾一边拿货一边和刘英红唠叨,“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天才几单生意。”不久前,他的店铺刚刚达到皇冠,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店里的客流明显少了,“去年这个时候店铺上生意非常好,基本都是赶在春节前抢购的,今年特别差。打包箱、打包袋,这些刚需下来了,大市场生意能好吗?”

曾经:半年自行车换大奔

老刘是河南人,他的杂货摊在青岩刘村的村中心占了两大块地方,从衣架、脸盆到床板、书橱,一应俱全。来青岩刘村十几年,老刘对于淘宝背后的风起云涌,并不清楚,但在他身边来来往往淘宝卖家的遭遇,却都看在了眼里。

“我记得5年前,来了一对研究生夫妻在这里创业,刚来时,他们连一辆自行车都买不起,托我买一辆二手的,可转眼到下半年,就鸟枪换炮,换成大奔了!”他用手比划着说,“手下还雇了20-30个小工!”

这样“一夜暴富”的故事,在“淘宝村”并不鲜见,它甚至让义乌一家三年制的大专院校成为全国媒体的焦点。2009年,距离青岩刘村1公里之外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推出了淘宝创业学院,凭着就业难、电商热两股风,“淘宝学院”近两年的录取分数节节攀升,2013年甚至达到了本科录取分数,不少新入学的大一学生不惜放弃上二本大学的机会来到这里。

大三学生李鹏(化名)是淘宝创业学院的“怪才”,也是学院致富最快的学生之一。大一下半年,他看中淘宝创业班不用考试就决定从别的院系插班过来。两年过后,他攒下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买了一部20多万的车。

两年间李鹏在淘宝上开了十几家店,也关了十几家店。在此期间,他抄过其他店铺的产品图片,卖过仿品,一旦有顾客提出售后要求,他就关店。李鹏从未买过淘宝流量,但他深谙淘宝的搜索规则。他告诉记者,淘宝的规则每天都在变,但始终有一套规律,比如搜索关键词。

然而,小卖家“白手起家”“一夜暴富”的辉煌似乎正在远去。老刘说,像那对研究生夫妻一样的幸运儿,从5年前到现在,越来越少见。淘宝创业学院的第一、二届毕业生50%以上留在淘宝,而《IT时报》记者采访的在读大二、大三学生中,大多数人表示有同样选择的不到15%。

2013年,“双十一”支付宝交易额(天猫加淘宝)突破350.19亿,相比前一年的191亿几乎翻了一倍;与此同时,2011年到2013年,淘宝商家和商品同样保持了30-35%的高速增长。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淘宝集市始终未能摆脱“原罪”的阴影:假货泛滥、虚假交易、刷信用等等……为了调整市场秩序,阿里巴巴一直在改动规则,并出台各种打击政策:2010年,淘宝发布搜索规则强调店铺商品描述、卖家综合评价,以及服务质量作为商品排名指标,2013年作弊、违规、退款率、转换率成为新的排名依据,对于新卖家,也有相应的流量扶持,并很快培育了一批钻石、皇冠卖家。

每次规则的变动都会触动不同卖家的“奶酪”,并引起不同程度反弹。尤其是随着淘宝卖家爆发式增长,如何让商品脱颖而出成为近两年最让淘宝卖家头痛的事。为了争夺流量,2011年、2013年,淘宝集市卖家不只一次爆发抗议冲突。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